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www.hmshuwu.com

第286章(1 / 2)

加入书签

他在看自己的态度。

因为这件事很可能自己也要跑一趟福建,朱棣这么问,一则是想看自己愿意和随搭档,二则是要看自己对于立储的态度。

心头又暗喜。

哟,想不到我黄某人才刚结婚,都还没及冠,就可以参与到大明未来储君的大事中去了,我黄某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不比那道衍老和尚差多少了啊。

犹豫了半晌,才道:“臣以为,三皇子比较合适。”

朱棣,“啊?”

这是个让他无比意外的答案。

现在谁都知道,立储其实就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的事情,和朱高燧没有半毛钱关系,平叛福建,也是检验这两个人,哪轮得到朱高燧去搭台唱戏。

黄昏的意思倒是不难理解。

很明确。

他不想掺和到立储这件事中去,所以愿意和朱高燧搭档。

朱棣沉默了。

黄昏又道:“虽然如今春节,大家都在放假,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平叛是两位皇子的事情,如今朝野之间,都在为此明争暗斗,这不是件好事,所以微臣以为,让三皇子去,能平息这场明争暗斗,也让陛下有更多精力去经营其他事情。”

什么事情?

当然是削藩。

话说,有点奇怪,朱棣今日来此,怎么没说削藩的事情?

他今天来,应该就是为了削藩而来啊。

朱棣啊了一声。

才想起这件事来,刚才为了讨妻子欢心,只顾着压黄昏的价了,忘记了今日的初衷,好在没有明确说过回宫,于是乐道:“去凉亭坐坐罢,你池塘里的游鱼挺漂亮的。”

黄昏一阵无语。

也是暗乐。

这才是一个鲜活的人嘛,朱棣虽然是永乐大帝,但他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不是超级英雄,所以也会有正常人该有的缺陷。

一阵忙碌,朱棣和黄昏又在凉亭坐下,这一次只有他俩,连狗儿太监都不能入内。

事关削藩,马虎不得。

朱棣喝了口茶,颇有难色,“朕近来每思之靖难,感触颇深,先帝立藩王诸子,封地各疆,皆拥卫兵,看似守疆镇四海,实则利弊难说,每每念之,朕忧心忡忡而夙夜难寐啊,黄昏,此事你怎么看?”

黄昏精神一振。

来了,来了!

朱棣要问自己如何削藩了。

怎么看?

不用看。

历史上有个叫朱棣的人已经给我演示了一遍,现在我又演示给你朱棣看。

这种掌控君王的感觉……

好爽!

指点江山

封建王朝,君权神授,君王乃是天子,即天之子。

不是人。

这话不是骂人。

君王是神。

没看历史上有些个天子,不断的给自己加封号么,嫌自己的神格不够呗。

所以君王是万人之上。

但漫长岁月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却悄然凌驾了天子,掌控着君王,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帝,这样的人还不少。

黄昏对此不奢望,谁特么有能力在永乐朝内成为隐帝?

你让曹丞相来,他也不敢拍胸脯啊。

但是,作为一个臣子,作为一个谋臣,却能处处牵着朱棣的鼻子走,这种感觉,黄昏隐然觉得老子就是张居正,怎一个爽字了得。

黄昏假装思忖,许久许久,才问道:“陛下,你觉得朱允炆做的对还是错?”

朱棣愣住。

这话……

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按照朱棣的立场,朱允炆肯定是做错了,要不然他靖难立得住根脚?

可实际上朱棣内心清楚,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坐到朱允炆那个位置,都会削藩,尤其是北平的藩王是他朱棣,不削藩实在也是个完。

别说当时好几个藩王强势,就是现在,朱棣屁股下坐的龙椅,也烫。

他也忌惮藩王。

藩王可养三卫,明面上就是好几千人,再暗地里养点兵,这兵力就不好说了,况且境内不是一个藩王,是一大堆的藩王。

唐朝的藩镇割据犹在眼前。

所以近来朱棣百思不得其解,老爹那么英明神武的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藩镇割据的危害,立国后竟然大势封藩。

不合理啊。

估摸着还是老爹书读少了,当了天子后脑壳一热,又被小民意识中的亲情束缚,觉得一家人应该不会怎样怎样。

于是封藩。

等他反应过来,藩王已经成型,他后悔也来不及了。

话说,还得感谢老爹这一手。

否则哪轮得到他朱棣当天子。

黄昏一见朱棣的神情,就知道答案,显然朱棣也认为,朱允炆的做法战略上是正确的,只不过战术是错误的。

于是笑道:“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