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www.hmshuwu.com

第1010章(1 / 2)

加入书签

朱棣无奈的笑,“这怎么可能。”

黄昏也点头,“是很无奈,也很难办,不过不是不能办,需要再等几年,到时候咱们有钱了,大力提高官员俸禄,以高薪养廉,再推出仕途官员七品以上不得经商的律文,可能阻力要小些。”

补充道:“当然,绝对禁止是不可能的,但是当官的让亲属经营产业这种事情只要他们做的不过分,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举措可以看成是陛下在推行改革。”

朱棣沉吟着想了许久,“此事从朕思考一二。”

黄昏也不执拗,道:“随着陛下的大明王朝蓬勃发展,随着陛下治下的疆域越来越大,很多陈旧的东西都需要改革,随着火器的发展军事方面需要改革,医疗改革还需要再深化,货币改革需要再强化,农业改革需要更精化,而教育也需要改革,土地改革也一样,当然,教育和土地改革,这个牵扯面实在太大,不提土地改革,就教育改革这一项,可能就要触犯千万儒家的利益,牵扯的是整个大明官场的利益,所以陛下您可以先想一下,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这些事情的改革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

朱棣眼睛一瞪,腰杆子一下子笔直,“您的意思是朕看不到这些事情的结果?”

你这是在说朕驾崩得早?

黄昏丝毫不怕死,“陛下,有些事情我们还是得尊重事实,不是微臣拍几句马屁,陛下就真的能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朱棣颓然的叹气。

这是事实。

朱棣不是秦始皇,不会想什么修仙求长生,他知道天子也是人,是人就会死。

不愿意去想这个问题,将话题撤回先前,“按照你这么说,迟早有那么一天,大明从上到下需要全方位的改革?”

黄昏颔首,“时代的进步,会催生这些改革,哪怕陛下不引导,它也会发生,当然,若是没有陛下的同意,那么它的进行就会是血腥的,如果陛下用意并加以引导,则是大明黎民之福。”

到时候改革恐怕不仅仅是这些方面。

说不准连皇权制度都要改革!

复盘

黄昏一番话,说得朱棣忧心忡忡的离去。

朱棣不得不重新思考,大明按照黄昏的时代商行这么折腾下去,到底是好是坏,他说的那些改革,很多东西都让朱棣感到恐惧。

现在停止还来得及。

不说全盘否定,至少否定那些让朱棣感到恐惧的东西。

比如……

朱棣在回去的路上想了很久,发现黄昏现在做的事情,好像没有让自己恐惧的东西?

医疗改革带来了粮食危机。

但红薯的出现解决了。

火器提升……

这是大明受益,历史上历代君王最难啃的漠北,被自己一举打下了鞑靼,按照趋势发展下去,兀良哈和瓦剌归属大明疆域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货币改革?

货币改革目前来说一切良好,因为用宝钞取代金银,现在大明境内的各项涉及到货币的事情,运作起来都方便了无数倍。

貌似也是好事。

农业改革?

推广红薯这些西洋作物,能解决粮食危机,这哪是朱棣恐惧的事情,更是他期待的事情。

仔细一算,朱棣恐惧的是教育改革和土地改革。

教育改革,牵扯到全天下读书人的利益。

土地改革,牵扯到全天下的地主的利益。

这基本上就涉及到了整个大明高级阶层的利益!

朱棣明白一个道理:皇权很大,但再大的皇权没有读书人和地主、世家这些高级阶层的支持,改朝换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所以朱棣有些恐惧。

在这两件事上,他不敢相信黄昏,也不敢举国之力去施行改革。

可是守成的话……

已经改革导致的人的改变,包括思想和经济以及需求,都会和守成的经济、思想和利益产生矛盾冲突,最终升级为阶级的社会的冲突。

那一天……

朱棣想到这里打了个寒颤。

会动乱!

怎么办?

朱棣开始茫然了,他不知道今后还应不应该让黄昏继续改革下去。

……

……

黄昏终究不是朱棣肚子里的虫,或者说他高看了朱棣的魄力,毕竟朱棣再怎么是永乐大帝,可朱棣要面对的事情,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黄昏送走朱棣后,回到书房,摆开笔墨纸砚开始复盘,清算他已经做了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将要去做的事情。

不包括郑和下西洋、内阁成立这些历史上必然会出现却因为黄昏的出现而提前那么一年半载的事情:那些是仕途操作。

黄昏复盘的是他能为这个大明的进步能做的事情。

第一,已经做了的事情。

1、火器研发、改革。

神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