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www.hmshuwu.com

第1214章(1 / 2)

加入书签

一般而言,左右布政司都是从二品。

不过长平这边不是一般而言,所以左右布政司都是从三品,但依然够高了,你要知道,这可是从三品啊。

而这边除了黄昏,其他官员中,官职最高的是一个五品的同知。

所以那五人干劲十足。

清晨,睡到自然醒,在权氏的服侍下起床,吃了早饭,恰好唐青山来找,黄昏看了周遭一眼,笑说走去看看深秋的草原风光。

于是找了马来,和唐青山一起骑马出了长平,直奔卓儿河畔的一处高丘。

阿如温查斯一直按刀跟随。

黄昏说过,出来顺天之后,不论黄昏在做什么,哪怕是和权氏在睡觉,她也不能离开十米范围之内——黄昏还是怕兀良哈里有头铁的人要来刺杀他。

高丘之上,黄昏负手览山河。

唐青山抱臂而立。

一个大明妖臣,一个明教教主。

狂风遒劲,两人都没挽髻的长发飘飘,衣衫摇摆,很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巅峰之感。

阿如温查斯站在高丘下,看着这一幕。

满眼羡慕。

这就是男人的世界,真好。

黄昏沉默了许久,才道:“这一次北上长平出任布政司,恐怕会有很多事情发生,等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反应过来,长平这边肯定会腥风血雨。”

唐青山毕竟是明教教主,眼界能力不差,微微颔首,“恐怕真正的威胁并不是这两个藩王,而是来自朱棣的忌惮。”

明教教主,直呼朱棣姓名,这很明教。

黄昏见怪不怪,“是的,打下中南半岛后,我感觉陛下的心态出现了变化,这一次让我来长平,恐怕就是试探我的,我若是行差踏错,原本应该在一二十年后才会出现的那一场君臣死战,恐怕提前出现,稍有不慎,不是朱高炽提前登基,就是我黄昏远走他乡。”

这两个结局都不好。

黄昏骨子里的血脉,不允许他离开这片他爱得很深沉的土地。

一如艾青说的那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很深沉。

中国人的国家自豪感和归属感,世界最强。

没有之一。

但另一方面,黄昏也不愿意出现朱高炽提前登基的结局,毕竟永乐在能力上来说,绝非朱高炽可以比拟的,性格决定了一切。

朱高炽能做的,朱棣能做,但朱棣能做的,朱高炽却不一定做得到。

唐青山愣了下,“形势真有这么眼中?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了?我看你的家眷全部在京畿,并没有跟随你北上,还以为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

黄昏无奈叹了口气,“不是不想带她们北上,实在是不可能,再者,这也是我那任性的锦姐姐给我的难题,她的意思很明确,不愿意或者说也不同意我背叛这个国家,当然,我不会,且也永远不可能背叛这片波澜壮阔的土地,所以,这成了一个死结。”

继往开来的人!

唐青山沉默了一阵,才迟缓的道:“你是不是理解错了,你可以背叛朱棣,但不用背叛这个国家,如果你愿意这么做,那么明教参加蚍蜉义从的绝对不止区区数千人,而会有数万人,将来甚至可以达到十几万人!”

反大明?!

我明教最喜欢这事儿。

黄昏哈哈一笑,“老唐,做人还是要务实一点,你认为当下的环境土壤,哪还有那些事情发生,没有民心的。”

虽然对外战争频繁,然而国内却是国泰民安。

谁愿意造反?

不可能的。

如果在永乐朝能够造反的话,黄昏早就做好准备了,但你要明白,就算你黄昏通过逆天手段弄死了朱棣,也还有朱高炽,然后是朱瞻基。

三代人,都能稳住大明。

除非熬到堡宗。

这个可以有,但没必要。

人要懂得知足,现在这样就很好,至少黄昏对自己的个人现状很满意,老婆孩子热炕头,国家也在蓬勃发展,很有可能避开那百年黑暗岁月。

至于当天子……真没兴趣。

天子是威风。

但你要是不愿意辜负人民和国家,那当天子就意味着失去了自由。

当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它不香吗?

唐青山不说话了,他知道黄昏的意思,也知道黄昏组建蚍蜉义从的意图:君臣死战时,有谈判和厮杀的资本,同时蚍蜉义从也是时代商行在外邦境内展开商业活动的武装保护。

并且借此阉割明教,确保大明百年之内的国内安稳。

白莲已灭。

明教废了。

百年之内,只要大明国内不出现大的朝堂动荡导致的民不聊生,那么大明这百年将是古往今来民间最安宁的百年。

黄昏继续道:“大雪要封路了,不过和鞑靼那边一样,哪怕大雪封路,时代建筑也会继续修建官道,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